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季松接受ECI记者专访
3792
2018-01-16 15:13
ECI Awards

在2017 ECI Festival国际数字商业创新节开幕当天,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吴季松院士受邀出席了此次创新盛会,并发表了题为“人与人工智能”的精彩演讲。演讲结束后,吴季松院士接受了ECI的记者专访。

(吴季松院士发表题为《人与人工智能》的演讲)


记者:我们谈一下ECI这块的几个问题谈到人工智能,就不能不谈创新,您如何看中国的创新?以及ECI(艾奇奖)提出的“用中国创新影响世界”?您怎么看?


吴季松:人类区别于其它的动物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人能创新,其它动物都不能创新,多少代都不能进步。所以人工智能是现在创新非常有力的工具,使创新能进入一个新时代。但是人工智能本身自己超越人类的创新还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,还是人的创新。


(吴季松院士接受ECI记者专访)


记者:您觉得我们这个畅想的“用中国创新影响世界”,我们的梦想怎么样?


吴季松:不是梦想,是完全可以实现的,就是靠大家的支持了。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,十九大习总书记开宗明义就讲这个事情,中国应该创新自己的经济理论,现在已经提了,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。真正研究创新,我是中国12个有可能进入诺贝尔奖提名审查委员会的人之一,诺贝尔奖评奖只有一句话,“你自己的知识创造性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”,完全可以培养出这种专家得诺贝尔奖,不但是对人类,对我们的成功经验的总结,对人类可以借鉴,而且这本身诺贝尔奖是一个创新的标志。


记者:ECI今年的创新节倡导的“将创新带入生活”, 您能否从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创新与生活的融合?


吴季松:和生活的融合,我刚才上面已经讲的一个例子了,比如说现在坐飞机非常普遍了,机场有空中指挥,而且有那么多个廊桥,口可以直接跟飞机直接的,但是很多情况下都是用汽车拉人,这就是空中指挥完全可以创新,大数据时代了,什么调配来不及?让飞机不靠桥,都是在大热天、大冷天把乘客拉来拉去,这就是生活,完全可以创新。一个公司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软件,用大数据、云计算,把不负责任的空中指挥代替了。


绿色的提法一种比较简单,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须牢记基本原则,现在电商在国内是已经非常普及了,但是制造了多少垃圾?你必须同时马上做盒子的回收,制造这么多垃圾,非绿色就是三个污染大气、污染水、固体废弃物,现在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,所以新的事物出现必须得本着基本理念做。


记者:您所说的生态污染,共享单车现在这块包括媒体曝光的一些,共享单车的使用率非常低的同时,也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,这块您怎么看?


吴季松:我早十几年前已经提出了,共享单车还是小事,现在弄出这么多钢铁厂、水泥厂又要去产能,当时就应该有一个计算和控制。中国的人均钢产量绝不能超越世界平均的产量,中国要建设,需要更多的钢铁,但是中国不能变成世界钢铁厂。当时我在国务院会议厅提过,部门里必须得解决,必须服从科学,生产部门都说不出,都同意我说的道理,但是实际上不作为,当时就应该控制产能,我都可以算出一个数字控制。共享单车也是,当时就应该给出一个数来,现在满街都是乱的,所以人工智能不是讨论的问题,赶快做,这些都是能做的,不用人工智能,人就能做都不做,还空讨论什么人工智能。共享单车有关部门的问题,绝对一出来就应该控制数量,你弄得满大街都是乱扔到底是制造方便还是制造麻烦?


记者:您曾经说过一句话,提出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,同时您被誉为中国知识经济的敲钟人,您能否谈谈知识经济这个话题?


吴季松:现在首先说国际上都承认知识经济,知识经济就是我创意的,这个系统理论我倡议的,提出是联合国教科文的项目,所谓知识经济就是让经济发展都按照知识和科学的道路走,很简单就是这么一个想法。但是过去是没有实现手段或者不足,所以江泽民总书记讲知识经济见端倪,胡锦涛总书记讲知识经济方兴未艾,中央都同意我是创意人。但是现在到了知识经济利用人工智能深入到每一个角落,改变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时候,现在有手段了。现在老靠一个人的发言,一个报告,中央可能很重视,但是很难以普及。现在比如说共享单车,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?马上出一个研究报告,给各地的政府说这儿应该控制到多少辆,如果各地政府根本不理睬你,你再给中央打报告说早就预见到了。


记者:2017年ECI创新节的主题是“创新无界”,您怎么看“创新无界”?创新怎么无界?


吴季松:显然创新本身的意识就是无界,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创新。没有人可以规定创新的界限,也没有一个团体,甚至没有一个政治可以规定创新的边界,但是创新必须沿着法律的轨道走,这是世界公认的,任何领域都可以创新。